保存桌面

电化学

期刊简介
QIKANJIANJIE
期刊名称:电化学科技核心(2020自然科学),CSCD扩展(2021-2022),中文核心(2020年版) 复合影响因子:0.822 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不收版面费,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 国内刊号:35-1172/O6
  • 国际刊号:1006-3471
  • 出刊周期:双月
  • 级别:科技核心(2020自然科学),CSCD扩展(2021-2022),中文核心(2020年版) 复合影响因子:0.822 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不收版面费,
《电化学》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学术性期刊。它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旨在及时反映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栏目。 《电化学》具备融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为一体之特色,自1995年创刊以来,深得社会各界热情关注,已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为推动我国电化学科学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国际上受到一致好评。至今已分别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遴选为“中国核心期刊”,并于2005年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列为精品期刊。201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广大同行、作者、读者一贯支持,热切盼望今后继续踊跃投稿,多为本刊献策建议。 本刊为双月刊,刊号:ISSN 1006-3471; CN 35-1172/O6 [查看详情]
投稿须知
TOUGAOXUZHI
   著作权转让协议.doc
《电化学》2022年起变更为月刊
(官网信息)
为更高效地宣传推广更多优秀科技成果,振兴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自己的专业期刊,自2022年1月起,本刊将变更刊期为月刊,每月28号出版。变更刊期后,《电化学》将进一步缩短文章发表周期,增加载文总量,办刊宗旨、栏目、发行范围、发行方式均保持不变。
《电化学》1995年由田昭武院士、查全性院士和吴浩青院士等创办,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融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为一体的电化学专业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和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协办。1995年创刊时,为季刊;2012年改为双月刊;2022年改为月刊。
《电化学》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旨在及时反映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栏目。至今已分别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遴选为“中国核心期刊”,并于2005年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列为精品期刊,201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近年来,《电化学》得到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编委会、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等各方的大力支持,期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来稿量不断增多。为适应科学技术研究的快速发展,加快科技成果传播速度,加大期刊的承载容量,提升内容前沿性,满足广大读者、作者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本刊适时从双月刊变更为月刊。敬请本刊编委、审稿专家及广大作者、读者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踊跃投稿和订阅!
为鼓励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快速发表,。本刊接收中文稿件,同时欢迎作者以英文来稿。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稿,本刊将一如既往竭诚为您服务!
《电化学》编辑部
发布日期: 2021-12-03
《电化学》征稿简则
(2021年03期信息)
《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缩写为J. Electrochem.)为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会刊,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融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为一体的电化学专业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和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电化学》旨在及时报道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电化学》遵循国际通行的办刊惯例,实行主编、副主编负责制,所有刊出稿件均必须经过同行评议。
本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至今已分别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遴选为“中文核心期刊”,并于2005年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列为精品期刊,2008年9月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并被多家国内外著名数据库和检索数据库收录。
感谢大家的一贯支持,热切盼望大家今后继续踊跃投稿,多为本刊献策建议。
1 栏目类型
1.1 综述(Review):综述性论文要求作者重点结合本人及所在单位研究成果撰写,并就相关领域的前沿进行展望,要求科普性、专业性和前瞻性的结合。要求用英文撰写稿件,参考文献控制在100篇内,外加5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不接受一般性文献总结。
1.2 研究快讯(Communication):研究快讯建议用英文稿并附中文摘要,指出该论文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特色和突出优点。4000 ~ 8000字为宜(4 ~ 8个印刷面)。
1.3 研究论文(Article):报道创新、系统、完整的研究工作。
1.4 研究简报(Research note):创新性强,需要快速发表的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全文不宜超过4000字(4个印刷面)。
2 投稿准备
2.1 文稿仅解析教育方法类的文章以中文撰写,其余类型文稿如Review, Minireview,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rticle, Research note均以英文撰写。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稿件均需有中英文题目与摘要、作者姓名与单位、关键词。
(1)应写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省市地名及邮政编码,保证作者及工作单位署名无争议、不涉及泄密、在本刊审理期限内不一稿多投,并请投稿后一周内寄送著作权转让协议。
(2)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名在前,姓在后,姓、名首字母大写,双名两字之间加连字符,如Guo-Bin Yang(杨国宾)。通讯作者以*号标示于姓名右上角,并于首页脚注处注明联系电话、E-mail。作者的署名及顺序以投稿时稿件上标注的为准。作者英文单位使用全称。
(3)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在稿件首页脚注注明项目准确的基金名称及批准号。
(4)稿件须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理通达。 文章题目应简明切义,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英文题目实义词的首字母用大写,其余小写。
(5)摘要应简要阐明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不在摘要中引用文献(除非文章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结果),不在摘要中使用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图片和公式。中文摘要以35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要求为extended abstract,字数以400 ~ 600字为宜。介绍文章的亮点与创新之处,并适当描述实验过程与结论展望,以便读者通过英文检索快速理解全文。不必对中文摘要逐句翻译。
(6)有5 ~ 8个体现文章特点的关键词,英文关键词需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2.2 正文格式请参考本刊论文模板(请到本刊网站作者中心的“论文范例”中下载),并参阅本刊2021年发表的文章。
(1)引言部分须讨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献已报道的结果,应进行有深度的归纳和总结,需清楚简明地说明研究目的、重要性、创新性和对该领域的新贡献。
(2)实验部分应给出充分的实验细节并注明可能存在的危险;特殊试剂需要给出厂家和纯度,常用试剂只需给出纯度;主要仪器需要给出厂家和型号以及主要的实验参数;计算部分应给出计算所用程序、计算步骤、计算方法以及所用参数。
(3)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准确地呈现主要结果,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文字之间要有逻辑一致性。 应结合文献对结果进行深度讨论,并与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相呼应。
(4)结论部分给出研究取得的结论,可适当评论结果的意义以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2.3 专业术语、物理量、单位与符号
(1)专业术语的缩略语、略称或代号,在首次出现时需注明其全称或加以说明。
(2)物理量(量符号需用斜体)、单位与符号统一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表述。 外文字母、符号、上下标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等. 出现组合单位时,请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加点乘符号,如mol·L-1。
2.4 文中较复杂的公式推荐使用公式编辑器,并单独占一行,简单的字母、符号和公式尽量不要使用公式编辑器输入. 行文内书写含分数式的简单公式时用斜分数线,如ΔS = Qr/T。 带根号的公式用幂的形式表示,如F(α) = 1 - (1 - α)-1/2. 较复杂的以e为底的指数,以exp形式表示,如exp(-Ea/RT). 希腊字母(如α、β)请直接插入相应的字母,不要进行字体变换。
2.5 有机化合物及一般配合物尽量采用简单的化学式或以适当的化学名称表示,不写结构式。 对一些复杂的结构式,可将该化合物作为图给以编号,在正文及表格中使用其编号。
2.6 图表
(1)文中图、表应是表达文章主题所必须的,不应重复表述,不能将与文章主题无关的图、表放在文章中。 对文章主题有辅助作用的图、表,可作为附文“Supporting Information”发布到网站. 附文格式与正文同,但图题请写“附图1”和“S1”。
(2)图、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2、图3…,表1、表2、表3…),均须排列在正文的相应位置,并且所有图、表均应在正文中被提及。
(3)为便于国外读者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文中图、表须具有自明性,要求题意完整、表述准确、文字简炼。 图、表须有对应的中英文图题、表题(英文文章不需要中文图题、表题)。 图中文字、表内术语等一律用英文表述。
(4)图可用*.EPS、*.TIF、*.JPG、*.BMP等格式,推荐优先使用*.EPS及*.TIF格式. 单栏图片最大尺寸为7.5 cm × 20 cm,通栏最大尺寸为15 cm × 20 cm,通栏的宽应大于10.5 cm。 图的分辨率应达到或超过如下标准:黑白曲线图600 dpi,灰度图300 dpi,彩色图300 dpi. 照片要求层次分明,有足够的反差,显微图片须标明尺寸比例. 以上所有图片除嵌入文中外,请再提供单独的文件以供编辑加工。
(5)曲线图推荐用Origin做图,并将Origin原图以嵌入方式插到Word文档中,无须转换为图片形式. 曲线位置应适中美观,线条粗细均匀一致(四边框1.5磅,曲线1磅),坐标轴不加箭头,坐标标目以量(斜体)与单位(正体)的格式表示,如C/(mol·L-1),置于坐标轴下方或侧方,居中,坐标轴上的标值线一律指向图内。 图中曲线达两条以上而需加以区别者,使用字母编号. 图中的数字、字母等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为6。
(6)提供一幅彩图作为网页上图文目录(TOC)使用,要求JPEG文件,900 × 600 pixels,分辨率大于300 dpi,详见说明。
(7)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表格栏目要配置适当,表的序号、中英文表题位于表的正上方。
2.7 参考文献
(1)引用能凸显出稿件内容对《电化学》读者的重要性的最近刊出文章。
(2)英文(包括作者、引文题目、期刊名,年卷期等)表述,文献作者应全部列出、刊名(期刊名以英文缩写表示,如为中文期刊需加汉字标识)。Guo P P(郭盼盼), Huang Y J(黄幼菊), Yang H Y(杨红艳), Li W(李伟), Zhang Q L(张庆龙), Li W S(李伟善). Preparations of composite electrodes of Pt with HxWO3 and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J]. J. Electrochem.(电化学), 2008, 14(4): 398-401.
引用文献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及以下格式引录:
1)期刊:[序号] 作者(姓前名后,且名以首字母缩写). 题名[J]. 刊名(缩写),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刊名使用缩写,不使用全称。
2)书著:[序号] 著者(姓前名后,且名以首字母缩写).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起始或起止页码.
3)论文集:[序号] 作者(姓前名后,且名以首字母缩写). 题名[C]. 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姓前名后,且名以首字母缩写). 题名[D].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专利:[序号] 专利持有者(姓前名后,且名以首字母缩写).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告日期.
3. 投稿、审稿与发表
3.1 投稿
(1)来稿须含word、PDF以及附件三个文件:word文档便于编辑修改和加工;PDF用于送审;附件可包含正文以外的封面信、附文、图片、视频、网页目录图片等(总的做成一个压缩包上传至投稿系统)。 封面信(Cover Letter)由通讯作者撰写,需包括该论文的亮点(创新点),以及说明该论文是否原创,是否有投送其它刊物,保证在稿件处理阶段不另投它刊,并声明单位和作者署名无争议,可推荐三至四位同行审稿专家或者需要规避的审稿人。
(2)投稿需征得所有署名作者同意,投稿作者必须在投稿系统中填写所有作者的联系方式(全名、电子邮箱、单位名称、通讯地址)。
(3)《著作权转让协议》可在《电化学》期刊网站“投稿须知”栏目中下载,提交《著作权转让协议》可通过扫描件寄送。
3.2 稿件的审理
(1)为鼓励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快速发表,收录后也不另付作者稿酬。 稿件发表后赠送当期《电化学》2册。 本刊已于2008年9月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并被多家国内外著名数据库和检索数据库收录,收录后本刊不另外收取费用,也不另付作者稿酬. 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事先声明。
(2)投稿后编辑会对稿件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稿件由主编/副主编送给2 ~ 3位审稿人评审,之后主编/副主编结合外审专家意见决定稿件修改、录用或退稿。 稿件评审时间一般为28天。 经审理拟刊用的稿件,责任编辑将同行评审结果和格式方面的修改建议一起返给作者。
(3)按审稿意见修改并经进一步审核和加工后,文稿将进入发排和组版状态(可登陆《电化学》网站投稿系统或《电化学》微信公众号查询)。 若需录用证明,请与责任编辑联系。
(4)对于国际著名相关期刊的退稿,若创新性较强,学术质量较高,本刊将为其开辟快速处理通道。
[查看详情]
相关评论(0
XIANGGUANPINGLUN